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景观设计国家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景观设计国家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世界文化景观的标准?
文化景观是指人类在地表上的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这一词自20世纪20年代起即已普遍应用。索尔,C.O.在1925年发表的著作《景观的形态》中,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色来研究地理特征,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文化地理
建设生态园林的标准是什么?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一)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服务半径达到500米(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
(二)公园设计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规划建设管理具有较高水平;
(三)制定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古典园林、历史名园得到有效保护;
(四)城市广场建设要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达到60%以上,植物配置要乔灌草相结合,建筑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五)近三年,大城市新建综合性公园或植物园不少于3处,中小城市不少于1处。
什么是生态园林,和普通园林的区别是什么?生态园林就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植物为主体,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充分合理的利用群落内部的能源和资源,使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并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生产各种园林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融为一体,为人类创造清洁、舒适、优美、文明的更佳生态环境。生态园林在继承造园意境、植物造园造景传统园林精华的基础上,把园林绿化推向功能更加高效、经济、合理,形式更具有现代特色的新阶段。
建设生态园林的标准: />
1、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
2、提高单位面积的页面系数;
3、提高景观质量;
4、提高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循环和传递;
5、提高产投比值。
做绿色建筑的面积要求?
在层数少于12层、高度低于40米的非坡屋顶建筑中,屋顶绿化面积必须达到30%以上,才称得上“绿色”建筑。
便利:50米距离内应有,公共设施6种以上
设计标准中,涵盖了建筑体、周边生态环境、建筑景观、交通以及其他服务配套。其中规定,公共设施必须合理布局,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社区商业、邮政所、银行营业点、社区服务中心、体育健身设施等社区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中6种以上的公共设施可达性不宜超过50米。社区周边应优化公交线网,建筑主要出入口与公交站点步行距离小于500米。
自然:屋顶绿化须超三成,九成车位建在地下
在完善生活服务之余,生活景观是设计标准中的重头戏。小区绿化有了严格的设计标准:在层数少于12层,高度低于40米的非坡屋顶建筑中,屋顶绿化面积必须达到30%以上;绿地率方面,新城和中心城区需达到35%以上,旧城居住区不得少于25%;小区内的步行道路、自行车道的林荫覆盖率不得低于75%;大雨能存水、小雨能吸水的下凹式绿地——即低于周围道路或地面5厘米至10厘米的绿地——所占总绿地面积的比例要大于等于50%。另外,为满足小区景观、植被的覆盖率,绿色建筑社区内的地面停车位仅允许占总停车位数量的10%,剩下九成车位都要建在地下。
节水:人均用水量不超110升,水景须用雨水再生水
提及绿化,用水是个绕不开的问题。设计标准规定,绿色建筑小区每日人均用水量应在110升以下,小区的自来水不得用于灌溉绿植等景观用水。小区水池、湿地里的水,须采用雨水、再生水等,不得采用市政水和自备地下水井的供水。除了儿童池以外的游泳池将使用循环系统,包括蒸汽凝结水、空调冷凝水、洗车用水在内的废水都将回收利用。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每天可回收水量大于150立方米的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都要求建设中水设施。
与此同时,小区必须建设雨水回收设备,开发后雨水外排量比开发前外排的雨水量还要小。地面总铺装面积中,透水砖的铺装率要达到70%,硬化地面只能占三成。小区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雨水类的非传统水源,将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所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景观设计国家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景观设计国家标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