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公园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1、地域性原则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周边地貌特点,充分考虑与周边的自然资源与地质条件呼应。景观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就地取材, 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 是景观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文化性原则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充分延续公园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特色,吻合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分析整合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要素,以增强公园景观的地域感,营造具有内涵的公园景观空间,传承地域的文脉,弘扬历史连续性,打造有灵魂、有思想的公园景观空间。
3、以人为本原则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应力求营造适宜的空间尺度,符合“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特征。设计应充分考虑动静分区,将比较动的景观空间布置在相对开放的区域,将比较静的景观空间布置在相对私密的区域,同时使得公园景观空间功能分区与流线划分相吻合配套,进一步合理地结合原始地形地貌布置公园的水景、绿化以及小品,以满足公园游客对于休憩放松、交通过渡、交流休闲的功能需求。
4、可持续原则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建设过程中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减少能耗并做到适度消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所在地域原始地形面貌、维持其生态条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减少碳排放量。
5、生态位原则
所谓生态位,即物种在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时间与空间中的地位。在有限的土地上,根据物种的生态位原理实行乔、灌、藤、草、地被植被及水面相互配置,并且选择各种生活型(针阔叶、常绿落叶、旱生湿生水生等等)以及不同高度和颜色、季相变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
6、多样性原则
城市生物多样性包括景观多样性,是城市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公园内,景观斑块类型的多样性的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为此,应首先增加和设计各式各样的园林景观斑块,如观赏型植物群、保健型植物群落、生产型植物群落、疏林草地、水生或湿地植物群落。
园林景观设计在房地产中的应用?
房地产景观设计还是需要专业景观设计公司来做,好的方案才能做出好的景观,可以咨询绿动园林!
绿动认为房地产园林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打造生态节约型的园林景观,提高景观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对植物的季节性进行充分考虑,做到四季有景可赏,水景和雕塑设计要遵循精而少的原则,减少成本的浪费。
根据主题风格进行生态自然的景观规划设计,从平衡到实用性去做合理布局设计,从而让艺术与精神在园林设计中完美展现!
一般来说,城市的用地都是有限的,设计者要遵循成本更优化原则,对各种人工与自然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园林设计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区域位置分析:巴人苑位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地滋楼A区,是该区域主要的休闲场地。
2、现状分析:目前巴人苑地面全部是石材铺装,仅有一个简易羽毛球场地,没有其它绿化及相关规划布置,色彩比较单调。报告厅出口处的大台阶处台阶尺寸不合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整体风格也与现在规划的创意基地不相符合。所以要做出相应的改善。
3、周边环境:该场地周围是艺术学院所在地,东侧是地滋楼B区公共教学楼,北侧是艺术学院机房和办公楼所在地,西侧是创意基地。同时地滋楼A区还有食品学院和信工学院,人员流动比较集中。
4、现状分析:根据巴人苑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功能、巴人苑的道路交通分析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巴人苑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
二、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师生休闲、休息、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巴人苑在校园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现有条件,减少工程量
三、总体设计思想
1、关联性 巴人苑是开放的校园空间,体现了艺术学院特有的气息,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艺术与景观的交流。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校园、和自然融为一体。
2、功能性
(1)开放性校园公共空间 规划中,在东侧入口处划分了入口景观区,通过草坪的布置来达到引导人员流动和限制人流的作用。
(2)满足不同的需求 本方案通过对场地现状和使用者人群的分析,规划的巴人苑功能有以下几方面:人员流动引导、休闲关景区域、休息区域。绿色能缓解眼睛疲劳,满足艺术学院师生以及创意基地工作者对于绿色的需求。
3、生态性
(1)尊重自然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的特殊位置和现状条件,在场地中部规划阶梯绿地、涌泉和喷泉。力求减少工程量和造价。
(2)在材料的运用上力求经济美观相结合,在环境维护中力求减少维护费用。
教育如何实现以人为本?
之一,人对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 第二,人的根本需要。 第三,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内在热情,依靠人的内在力量实现主动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体自身去做、去努力,从而实现奋斗目标。
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之一,要引导人自觉提升其认识能力和水平。 第二,要鼓励人主动投身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三,要启迪人做有思想的行动者,勇于和善于认识、利用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学校教育实现以人为本,就应该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现状,遵循教和学的客观规律,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和落实措施,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师生的发展条件,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
青岛科技大学占地面积?
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553.7亩,崂山校区2000余亩,高密校区规划占地面积800亩,现已建成校舍建筑面积21余万平方米。
青岛科技大学东校周围学校林立,青岛新二中,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之毗邻。新校区规划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坚持环境建设与功能建设同步,从而达到生活、生态、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校区主体结构包括2栋教学楼、3栋实验楼、8栋宿舍楼、1栋办公楼(与招待所一体)和1栋大学生活动中心楼,整个校区以主入口处教学区空间为主轴,以图文中心楼前礼仪广场为核心,以围绕整个小区的环形道路为路径,各庭院空间为节点形成功能合理,空间主次分明,流线清晰的空间整体结构。整个校区环境优雅,是治学修身的更佳场所。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 *** 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
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40余万册,固定资产总值39亿元;设有7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住鲁院士2人、聘任院士10人,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列。
中文名
园林绿化工程中园路如何设计为好?
本人为景观设计师,园林道路设计如果从形式上来讲,主要分为这几种:直线,曲线,折线。
直线通达性强,直来直去,最为便捷,但缺乏一定变化感,就显得太单一,普通。所以直线形园路常常会打造出比较强烈的轴线变化关系,体现出一种仪式感和尊贵感。
曲线园路则具有非常灵活柔和的特点,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能更大化利用空间,也与绿化能形成良好搭配,呈现出曲径通幽的视觉美感。
折线则富有变化感,能营造多层次的视觉观感,折线的线条走向有不确定性,常用来表达现代风格的景观,高空效果也十分具有观赏性。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景观小白。了解更多景观设计资讯!
园林绿化园路的规化设计要点
1、园路宽度设计
道路也是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道路规划设计的合理,一方面能够为人们提供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能够起到规划路径,提高园林整体布局的效果。园林内部的道路可以分为三级,之一级是主干道路,主干道路的宽度一般在5m左右,成"米"字型贯穿于整个园林,便于人们观赏到整个园林的景观;第二级是二级环路,二级环路依附于主干道路,与园林内部的各个景点纵深连接,二级环路的路宽不一,在人流量较大、景观较密集的地方宽度可设计在3m左右,在通往单一景观或公共厕所的环路,可以设计为2m即可。第三级是散步小路,散步小路错综分布在园林的各个角落,适合一人或两人散步,一般宽度在1-1.5m。
2、园路的竖向设计注意要点
根据园林地形进行竖向设计,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减少建设园路的土方施工量;设计路面时,尽量将路隐现于地面、山岩或花草之中,使游人感觉在游赏时感觉自己不是在路上,而是置身于景物之中;将园内道路的连接点与城市道路的连接点设置好,以便游人出入,也使园林景观得到有效的维护;在主园路上不设置台阶,保持路面平坦顺畅,保证行车安全平稳;园路竖向设计坡度要考虑到有利于排除地面水,横坡要有1.5%~3.0%的坡度,纵坡为0.3%~8.0%的坡度。
3、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分析
在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化理念。例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构建时便突出了生态化理念,可采取藤本植物攀爬建筑从而让建筑单调的轮廓变得具有层次感,这样不仅仅增进了空间绿化效果,同时也扩增了空间美化效果,使得建筑外形呈现出几何线形。(2)合理调用自然环境景物。园林绿化景观构建过程中除了赋予新的设备、设施也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景物,使新设施与原有环境产生共鸣,并增进景观的自然感与随和感,同时也可让开发成本得到了一定的控制。(3)以人为本理念。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规划过程中应当对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为受众提供一个可进行休闲、运动、交流的空间场所。(4)协调化布局。园林绿化景观应当具备统一化的风格并以此为基础对园区内部进行协调化布局,让园区各部分功能得以彰显,可将园区分割为不同功能性的模块区域,而模块区域间又应当具有相关性并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系统。
园路顾名思义,指的是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路的整体布置,路面结构材料的选择等。
园林主要的设计要素:
1,要注重园路铺地的功能性
在园路设计中 功能性是园林设计的要点,尤其是公共场所的园路铺装设计,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设计的人性化,比如按照实际的需要,用园路进行空间上的分割,可以分割成满足实际消防等的需求,同时也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
2,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园路去一趟作为园林景观绿化中的重要元素,连接着各个景观,所以铺装的选择上一定要与周边植物建筑环境相统一,做到情景交融。
总之园林的设计既要满足实用性,又要保证他的美观。
园路一般分为主路,即主干道,他能贯穿各个景区,形成全园的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米。
支路,对主路进行辅助,一般为1.5-1.8左右。
小径,是整个园路系统的末梢,更多的起到提现园路艺术性的部分,客流量较小,一般为0.8-1米
另外一些园路构图技巧,楼上已经说了我就不一一论述了,它分为三种,直线,曲线,折线,我分享一些图供大家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